人物

首页 - 全部文章 - 人物 - 医生谈丨解放军307医院高红军:精准医疗的根本是保证生命维度上的有量与有质

医生谈丨解放军307医院高红军:精准医疗的根本是保证生命维度上的有量与有质

高红军,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解放军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副主任、肺部肿瘤内科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全国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姑息与康复分委会常委,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医疗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肺癌防治联盟委员,“精准医学中国行”论坛暨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应用系列培训班启动大会组委会秘书长。

“精准医学中国行”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测序中国对高红军主任进行了专访,高主任作为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肿瘤内科医生,对基因测序技术以及肿瘤的防治也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

肿瘤治疗的目标:疗效尽可能最大化,副反应尽可能最小化

测序中国:作为一线的临床专家,您在临床中是否已经开始将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到临床的诊治中? 与传统的诊疗方式相比,您认为他们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

高红军: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精准医疗在临床上特别是从肺癌这个领域来讲,是从靶向治疗开始的。回想起来,我们中心应该从2003年开始,最早接触的是吉非替尼的全球项目,已经有十四到十五年的时间。基因测序技术针对肿瘤有的放矢地找到了驱动基因进而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疗和用药就会使副反应减轻。这就是临床医生一直以来追求的疗效尽可能地最大化,副反应尽可能最小化,也就是通过精准的诊断来找到精准的治疗,实施精准治疗来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目标。

现阶段,肺癌的精准治疗集中应用在EGFR基因突变,ALK融合基因及MET基因扩增、突变等方面,并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现在已经有几条通路都在做类似的靶向治疗,效果都非常好——体现在近期疗效好、副反应轻之外,生存期也有明显延长。以前对一个晚期病人来说,生存期一般在一年,很少达到两年,中位生存期大概8—10个月左右。现在有突变的病人因为精准给药,可以到一年半、两年半,甚至可以延长生命达到五年多(60多个月),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如果说精准医疗有什么不足的话,首先是精准定位驱动基因的问题,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群体目前没有合适对应的药物,还需要用原来的治疗模式。以化疗为代表的肿瘤治疗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因此,作为医生更希望出现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达到副反应轻、疗效好的目标。

其次,对于新事物,要去积极地推广和提倡,但是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不能步子迈得过大,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合靶向用药的患者,检测几百个基因这种情况,需要慎重,要防止过度诊断。

基因检测的目的:寻找到更多适合患者的解决方案

测序中国:目前患者对于基因测序技术的接受程度怎么样?临床医生利用基因测序技术为患者制定全新的疾病治疗和解决方案,患者是否愿意接受?是否会有质疑?如果有,医生会怎样解释?

高红军:患者起初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并不太愿意接受,首先基因测序技术对普通大众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技术还要付出千元、万元的检测费用。另一方面,检测之后得到的数据是否真的对治疗有帮助,患者同样心存疑虑但是如果一个病房里有一两个病友尝试了,又获得了比较好疗效的时候,其他病人的接受速度会明显提高,甚至会主动和医生沟通,因为他们看到了益处。当然也有病人听说基因测序技术后,主动提出要接受检测,甚至什么都测,小细胞肺癌也要去测,这种过度的热情是可以理解的,这是病人追求健康和对生命的渴望。作为医生,我们在他们不往前走的时候,要多推一推、多拉一拉,在他们走得太快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地拽一拽,这样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去正确处理。

对于基因测序技术本身,病人也会质疑,质疑的无非就是基因检测本身是一个检测手段,而不是干预治疗的措施,临床当中很多病人检测到的结果是没有突变的,那怎么办?如果是出现阴性结果,病人会觉得钱白花了。就算有突变的病人,以EGFR基因突变为例,有超过30%的病人用药后没有效果,可能因为有其他通路的问题,然而病人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个基因突变,医生也曾告知患者针对突变用药有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医生去解释,大多数病人能够接受和理解,但有时候也有不太理解的情况。

做为医生的出发点,永远是为病人尽可能去寻找更多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将最合适的方案,用于他们的治疗。

多方联动的初衷:促进肿瘤诊断手段的规范化

测序中国: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基因检测公司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能够在辅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发挥哪些作用吗?

高红军:各方之间应该能够开展非常全面的合作与协作,但就目前而言这种交流还不够广泛、全面。实际上医生有很多知识亟需了解,比如说检测基因的覆盖深度多少合适,扩增基因片断多大合适,这些问题本身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件挺难懂的事情。我们希望能把这些知识转化成临床的一些可操作的知识,这中间可能就需要双方的合作,包括联合开展一些临床观察,制定一些专家共识等等。通过制定标准来规范,也有利于基因检测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既要精准,也要规范,规范是我们的根本,精准是一种发展的手段,两者要并驾齐驱。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是一个产业转化协会,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作为二级协会,更偏重健康本身,倾向于技术或者临床应用。作为精准医学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医务工作者占比较大,专委会核心的任务,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偏基层单位,推广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及精准医学。包括在地方成立培训中心,成立三级协会或协作组,其目的就是把相应的人员都联络起来,定期通过学术交流、培训班、院际间的互访交流,推广合理的精准医学的概念的使用,以及肿瘤诊断手段的规范化。这次举办的“精准医学中国行” 论坛暨药物基因组学临床应用系列培训班启动大会就是专委会整体规划中的一部分。

测序中国:从关注健康的角度,我们都希望将肿瘤疾病防患于未然,如何能够做到预防肿瘤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生,如何能够更早的发现和治疗?您认为这样的愿景是否已经很快会实现?

高红军:影响疾病发生有很多基因以外的外界环境,包括很多后天因素影响、生活习惯等等。基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不仅存在于基因水平,就像我们生活中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调料,当然是健康的调料可以改善我们的伙食,不能只吃水煮白菜,但同时添加的佐料要是健康无害的,才能让味蕾得到真正的享受,道理是一样的。

基因检测技术确实是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包括产前筛查,一部分的遗传病的筛查,以及肿瘤治疗选择的问题等等,确实为老百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好处。预测疾病的发生,基因突变是根本,但基因检测并不是万能的。以肿瘤为例,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检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两个有基因突变的病人,病情不同,也同样说明环境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这因此需要我们,第一是要慎重对待一些所谓通过检测基因能提早知道的疾病;第二要通过更科普化的方式告诉大家,让患者有一个相对合理正确的认知,不要过度地担忧。可以提示大家有规律的体检,一些疾病的高危人群选择有针对性的多做一些检查和基因筛查。这里就需要医院、媒体,以及和健康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去宣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约束、修正,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让基因检测发挥原本的作用

疾病预防相对于疾病诊断来说更困难。疾病诊断通过查出驱动基因突变,联系特定的临床表型,通过几百个、一两千个案例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验证,这是能得到的。而基因检测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计算早期遗传病学需要太庞大的资源,国家的大型研究课题多是五万人、十万人以上的队列研究,投资确实太大,但同时,这也是我们期望达到的。

精准医疗的期望:保证生命存续有量有质

测序中国:作为临床医生,您对精准医疗领域最关注的层面是什么?面对精准医疗这样一个持续拥有热度的概念,您如何评估它的前景?

高红军:就我自身的临床工作而言,我最关注的是两点:

一是通过精准的诊断来寻找精准的治疗手段;

二是通过精准的分析来及时地更换、调整或者终止某一种治疗手段。

肿瘤在治疗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没有新的手段的过程中过度治疗是难免的,医生要在不够,或者过度中间不断的寻找平衡点,找到最适度合理的治疗。

有些病人会长期携带肿瘤保持一种稳定状态,有些病人会在用药后肿瘤消退的较快,那么继续用药多久合适?再吃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还是一直持续用药。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已有的手段再次检测,如果和所用药相对应的基因突变都消失了,甚至出现了其他的突变,那就需要及时调整,用别的可能的手段去控制或者改变这种策略。因为肿瘤治疗本身就是综合治疗,当一直用药无效的时候,可以加几种治疗手段,当病灶变很小,仅有两三公分,那么辅助放疗就可以解决,没必要长时间用药。

对精准医疗领域,我最关心的问题是想给病人一个合理的治疗,最终目的是让病人不治疗,让病人能够尽快地、尽早地像没得病以前那样生活——这也是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的目标。

测序中国:那么您认为,精准医疗带动下的基因测序技术,药物基因组学技术,是否可以让越来越多的肿瘤疾病成为一种慢性疾病?通过应用适合的药物治疗,可以长久的、有质量的维系肿瘤患者的生命?

高红军:这个问题总体上我想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特别是第一个问题。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们能找到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找到越来越多的相对应的药物,通过各种优化措施可以让很多疾病,包括很多肿瘤疾病转化为慢病。就像我们经常讲的,我们多希望肺癌变成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虽然带着病,但是病程可控。现在有一部分的病人就在往这个方向走,有的可以带肿瘤生存三年、五年,临床上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所以第一个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第二个问题,长久地、有质量地维系肿瘤患者生命的治疗,有质量特别重要,就是在长时间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生活质量的问题。有的时候为了保证质量可以舍弃一些治疗。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好好吃饭、好好地生活。

测序中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作为医生的您,这份医者仁心。

高红军:也感谢测序中国。

(1)

本文由 SEQ.CN 作者:王迪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键词: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