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何精准选择晚期肺癌治疗方式,对于临床医生及患者尤为重要。伴随着以二代测序(NGS)为基础的基因检测在晚期肺癌精准诊疗中发挥了巨大临床价值,基因检测已成为整个晚期肺癌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下面就让我们浅谈晚期肺癌诊疗及基因检测意义。
图1. IV期NSCLC治疗流程图
驱动基因阴性患者NSCLC根据PD-L1以及体能状态评分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对于PD-L1表达阳性(TPS/TC≥1%)的患者可考虑免疫或者免疫联合化疗,但PD-L1高表达(TPS/TC≥50%)的患者单药获益更明显。PS评分0~1分的患者建议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且诱导治疗4~6个周期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稳定)且PS评分好、化疗耐受性好的患者:可选择单药维持治疗;PS评分2分的患者,推荐单药化疗;PS评分3~4分的患者:建议采用最佳支持治疗或参加临床试验。
对于SCLC患者,对于广泛期SCLC,无局部症状且无脑转移的患者,根据PS评分进行治疗:PS评分0-2和肿瘤所致PS评分3-4,一线可给予化疗+免疫治疗(如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化疗);若非肿瘤所致的PS评分3-4,推荐最佳支持治疗,若患者存在局部症状,给予放疗和全身化疗。伴有脑转移的患者,若无症状,先接受化疗+免疫治疗(如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化疗)/化疗,后给予全脑放疗;存在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优先考虑全脑放疗,症状稳定后行化疗+免疫治疗(如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化疗)/化疗。
图2. NSCLC基因突变以及靶向用药汇总
1.目前NCCN指南推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EGFR/ALK等11个用药靶向基因,进行NGS多基因检测还可发现少见罕见变异,使患者有更多用药机会;具体靶向用药推荐见图2。
2.对于以点突变为主的基因,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用药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EGFR敏感突变有两种主要类型:19del、L858R;而19 del使用EGFR TKI预后要优于L858R;而根据NEJ026 III期临床试验表明:在EGFR19 del突变患者中,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两组的PFS无显著差异;但在L858R突变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的PFS显著优于厄洛替尼单药组,mPFS分别为17.4个月和13.7个月(HR=0.57);提示L858R突变患者接受一代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存药物治疗的生存获益更大。
3.对于以融合变异为主的,首先相比于常规IHC/FISH等检测方法,NGS检测的优势是可检测少见罕见融合伴侣及复杂融合形式,使更多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其次还能明确患者融合亚型,对于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疗效有更早评估,例如ALK V1亚型接受ALK TKI治疗后预后要优于ALK V3亚型,因为ALK V3亚型更易发生ALK G1202R突变。
4. 明确耐药机制,为下一步用药方案提供精准用药参考。靶向耐药机制分为3个方面:依赖性耐药(扩增或者自身激酶区域突变)和非依赖性耐药(旁路/下游信号通路激活)、组织病理学转化;因此通过检测可以从复杂耐药机制中明确关键因素,使患者后期治疗方案有的放矢。
5.共突变提示预后,让临床提早了解患者治疗获益程度,及早做好临床随诊与治疗;除了关注靶向用药相关突变之外,与肺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突变对于预后也有提示意义。例如TP53突变提示EGFR/ALK TKI治疗预后较差,而KEAP1可提示Sotorasib治疗预后较差。
图3. NSCLC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汇总
1. PD-L1检测。PD-L1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公认的生物标志物。PD-L1高表达(≥50%)的患者属于免疫单药获益的优势人群。但PD-L1不能预测所有免疫获益人群,根据相关研究显示,PDL-1表达阴性的患者人群中仍有10%左右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因此还需要其他标志物寻找免疫获益人群。
2. 肿瘤突变负荷(TMB)。TMB是指肿瘤基因组去除胚系突变后的体细胞突变数量,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新抗原的产生,从而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相关的抗肿瘤反应。因此,TMB可能是一个预测ICIs有效性的因素。但TMB准确性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例如检测基因数量、测序深度等。
3.免疫正负向基因。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仅能够指导靶向治疗,还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的微环境,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将这些免疫治疗疗效相关的基因突变分为三类:免疫疗效正向相关、负向相关和超进展相关基因。正向基因包括KRAS/TP53、DNA损伤修复(DDR)通路基因(ATM, ATR, BRCA1, BRCA2…)等;负向基因包括EGFR、ALK、STK11/KEAP1等;超进展相关基因相关基因包括MDM2/MDM4、CCND1/FGF3/FGF4/FGF19等。
4.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型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HLA-I在杀伤性T细胞识别癌细胞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HLA-I类基因可以出现杂合性缺失(LOH),导致HLA表达降低,使所呈递的新生抗原的多样性降低,从而肿瘤细胞无法被有效识别及杀伤,最终可能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研究发现,对比HLA-I型基因均杂合的患者,至少一个基因座中的HLA-I为纯合子的患者ICIs 治疗后的生存率显著下降,并且联合TMB分析后生存率下降现象更加明显。
5. ctDNA动态变化可预测晚期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分子疗效评估)。研究显示,ctDNA 的释放与肿瘤的大小、患者分期成正比。而血液ctDNA因其取样的便捷性与可重复性,可以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多次取样进行NGS检测,根据ctDNA动态变化预测免疫治疗疗效,辅助辨别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真性进展和假性进展。
6. T细胞炎症基因表达谱(GEP)。GEP是指可以反应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状况的特定基因表达谱,目前可以通过特定mRNA表达谱分析及RNA测序等技术进行分析,包含IFN-γ反应相关基因、抗原呈递、趋化因子表达、细胞毒性活性和适应性免疫抵抗等。GEP是一种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GEP评分越高,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可能性越大。
1. Zheng, Rongshou & Zhang, Siwei & Zeng, Hongmei & Wang, Shaoming & Sun, Kexin & Chen, Ru & Li, Li & Wei, Wenqiang & he, Jie. (202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 10.1016/j.jncc.2022.02.002.
2.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3 年版)
3.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3版.
4.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2023 v3版.
5.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6. J Thorac Oncol. 2020 September ; 15(9): 1409–1424
本文由 SEQ.CN 作者:白云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