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7篇中国医学论文因“同行评议造假”等问题被集中撤稿之后,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旗下另一学术期刊《分子神经生物学》(Molecular Neurobiology)也陆续撤稿了10篇中国医学论文。
6月15日,澎湃新闻在《分子神经生物学》期刊网站查询发现,2017年2月至今,该期刊陆续发表10篇中国医学论文的撤稿声明,称相关论文的同行评议过程受到损害。部分论文存在重复发表问题。其最近一篇撤稿声明发表在5月26日。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1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都是脑瘤——胶质细胞瘤,这些论文发表在2015年或2016年,论文作者来自中国高校或医院。部分论文作者涉及前述107篇被集中撤稿论文。
据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网站报道,施普林格集团的一位发言人称,这10篇研究论文的撤稿,与此前107篇集中撤稿论文引发的调查有关。因为这一调查,从而关注到发表在该集团旗下另一学术期刊《分子神经生物学》(Molecular Neurobiology)上10篇问题论文。
此前,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 )发表声明,宣布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撤稿的主要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fake peer review)。
2017年已被Molecular Neurobiology期刊 撤稿的中国医学论文相关信息,来自Molecular Neurobiology期刊官网。
据撤稿观察网站统计,从2012年至今,因“同行评议造假”问题,全世界被撤稿的论文超过了500篇,其中超过270篇来自中国。
6月14日,科技部举行新闻通气会,对《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107篇中国医学论文回应称,科技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正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按照统一尺度、甄别责任、严肃处理,向社会公开。同时各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科研项目(基金)、基地建设、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相关科研项目、基金等予以暂停。针对此次撤稿事件中参与造假的第三方中介结构,各部门联合启动网下清扫工作,打击论文造假的“灰色产业链”。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表示,“撤稿”是学术期刊自我净化、自我纠错的机制。正常的撤稿应当是期刊针对已发表的论文,发现问题的,随时发现,随时撤稿。但对数年来的论文集中、大规模撤稿则是不正常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负责任的。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守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像黄大年、李保国这样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优秀科学家。绝不能因为个别科研人员违反科研诚信要求、违背科学精神,就否定我们整个科技人员队伍,否定广大科研人员做出的杰出贡献。”贺德方表示。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由 SEQ.CN 作者:戴胜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