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基因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测序技术、多组学研究、生物信息学、精准医学等诸多领域呈现“爆炸式”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背后,每一名为之付出努力的科学工作者收获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还有心得、经验与方法。为了促进基因科技领域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的传播与交流,测序中国旗下探基学院重磅推出《开讲啦,一作!》栏目,特邀优秀期刊文章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解读最新研究成果与经验分享,解锁文章亮点,打破跨领域研究壁垒,促进多方合作。栏目开播两个多月以来,得到了来自科研界、临床界以及产业界的一致好评。期待更多从事基因科技研究的同仁们积极踊跃报名,我们将为你提供最佳的成果展示与分享平台。
9月26日晚8:00,《开讲啦,一作!》将迎来又一重磅讲者。来自谢晓亮教授的哈佛大学团队成员谭隆志博士将与我们共同分享《人类和小鼠单细胞基因组的三维结构》,深度解读Science发表的人类细胞基因组3D结构研究成果,以及全新的Dip-C方法。
谭隆志博士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谢晓亮教授实验室的成员,2018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系统生物学系,2012年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物理系,此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在谢晓亮教授实验室,谭隆志采用各种单细胞测序方法研究小鼠的嗅觉系统,并参与开发了两种高精确度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LIANTI与META)。近日,他开发的单细胞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Dip-C首次成功构建了人类和小鼠单细胞基因组(二倍体)的三维结构。他此前的研究包括东亚人类的进化以及耐药细菌的进化。
基因组的三维结构对基因调控与细胞功能非常重要。每个细胞的基因组结构都不一样,然而此前没有方法能测量单个二倍体细胞的基因组结构。最大的挑战来源于每个人从父母各继承来了23条染色体,其序列超过99.9%都是完全相同的,用过去的方法难以区分。研究团队开发了全新的单细胞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Dip-C,利用新的基于转座子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META来检测染色质相互作用,再用算法来补全它们的单倍型信息,首次成功构建了人类和小鼠单细胞基因组(二倍体)的三维结构。Dip-C能在这些三维结构里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置,还揭示了父本与母本染色质在基因印记与X染色体失活中的结构差异。我们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有不同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基于结构的细胞分型对于研究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
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探基小程序
即可免费观看课程
三、讲师招募
“开讲啦,一作!”第一作者讲师招募中···
如果您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或即将发表与基因科技领域的技术、方法或应用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期刊影响因子>5),欢迎与我们联系!“开讲啦,一作!”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展示平台!将您的成果分享给更多的行业同仁,相互学习与交流,促进多方的合作与成果的转化,“开讲啦,一作!”等您加入 (将个人和成果简介发送至seq@seq.cn邮箱,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本文由 SEQ.CN 作者:陈初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